
盧特尼克接受美媒CNBC訪問時說,「你會看到未來一個月左右,我們將推出數十項協議」,並預期這些貿易協議能在七月八日前敲定,只是對於與美國存在貿易逆差的貿易夥伴而言,百分之十的基準關稅將是最好結果。
盧特尼克還說,「現在要是他們(對美逆差貿易夥伴)真的開放市場,若他們真的完全開放,然後說『看,我們真的想和美國達成公平又平衡的貿易』,那他們的最佳結果就是百分之十。最有可能的是,他們(的關稅稅率)會更高,但他們的最佳結果就是百分之十」。
盧特尼克表明,希望這些初步協議能夠成為各自地區協議的模板,幫助傳遞川普尋求哪些讓步、以換取關稅減免的訊息,「我們正試圖向人們展現怎麼做生意的框架,因此我們能大幅加快速度」。
盧特尼克表示,川普政府和中國大陸貿易談判的目標是緩和局勢並且降低關稅,「他們希望跟我們做生意,我們希望跟他們一起解決問題」。
盧特尼克接受彭博資訊電視訪問時也說,日本和南韓的貿易協議將比英國更複雜,「必須花大量時間和日本跟南韓(談判),這些將不是快速協議」,印度則持續「非常努力」,無疑可能是下一批達成協議的國家之一,但還有很多工作要做,「談到印度,在假設協議下,大概有七千種關稅稅目要調整;要花時間和努力」。
川普在宣布美英達成貿易協議後也說,他「非常接近」簽署更多協議,「我們有很多協議」。
華爾街日報報導也提到,投行顧問企業艾維克公司分析師、拜登政府時期的美國副貿易代表畢昂奇在八日致其客戶的備忘錄中寫道,看來百分之十就是躲不掉的底線。若連英國都沒辦法將關稅降至零,那其他國家就更別想了。